淮安市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其他地區(qū)無須注冊,完全免費,只要2步,立即發(fā)布信息
首頁 > 淮安新聞 > 淮安大學生與農民工薪酬差距在縮小

淮安大學生與農民工薪酬差距在縮小

發(fā)布時間: 2011-03-07 07:47  關注度:2589評 論  轉 發(fā)  收 藏  打 印
導讀:一番采訪過后,記者得到的答案極其相似,一個強烈的問號不斷出現在腦海:“淮安市目前企業(yè)用工平均工資突破了1500元,大學畢業(yè)生,薪酬竟然不如農民工?”

■記者 杜勇清

淮安日報訊:節(jié)后上班以來,出于調查企業(yè)用工情況的需要,記者多次前往市人才資源市場采訪。市勞動就業(yè)管理中心黨總支副書記葛?曾向記者提及:“盡管每次進場的應聘者多達3000人左右,但招聘成交率不過20%,每次前來應聘的求職者,大多是熟面孔。不僅如此,記者隨后進行的實地調查采訪又有了新發(fā)現。這些所謂的“熟面孔”中,不少是懷揣簡歷和文憑的大學畢業(yè)生。面對招工企業(yè)發(fā)布的招工信息,他們的現場反應大體相當:猶豫不決。

說起個中緣由,即將大學畢業(yè)的李銳心灰意冷。幾句閑聊過后,他便開始向記者倒苦水:“我上的是西安一所高校,本想借春節(jié)回淮安老家過年的機會,在淮安找個工作,可一看企業(yè)招聘信息,一點激情都沒了。我們學校雖說是本科院校,但名氣不是很響,淮安這邊的企業(yè)根本不認,加上我學的又是文秘,你看這家外貿企業(yè),單位應該不錯,就是給出的文秘工資太低了,才1300塊,還不如一個農民工,旁邊那家服裝企業(yè)招聘縫紉工,每個月都1700塊,你說我簽還是不簽?”

一番采訪過后,記者得到的答案極其相似,一個強烈的問號不斷出現在腦海:“淮安市目前企業(yè)用工平均工資突破了1500元,大學畢業(yè)生,薪酬竟然不如農民工?”

大學生:文憑難敵殘酷現實

對記者的這一疑惑,已經工作兩年的刑少枚(應當事人要求,化名)似乎不以為然。兩年前,刑少枚畢業(yè)于煙臺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。“那時候雖說就業(yè)形勢已經很嚴峻,但畢竟自己是個女孩子,怎么說也是堂堂大學生,還蠻有優(yōu)越感的。到淮安找工作,情況完全出乎意料。像起初我找的第一家單位,搞包裝的,文員底薪900元,你愛簽不簽。現在已經普遍提高了,但還是不如農民工。可是沒辦法,文憑不能當飯吃,尤其是我們這種家在農村、學的又是文史類專業(yè)的,能先找個工作,總不至于餓肚子,還能減輕家里負擔。”

小邢告訴記者,盡管自己現在已經工作兩年了,中途換過三家單位,但工資收入也不過2200元,比目前“用工荒”大背景下的農民工待遇,好不到哪去,“文憑,終究敵不過殘酷的現實”。

父母:四年大學怎么就白上

市民顧先生常年在淮安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一家企業(yè)當保安。說起兒子找工作的事,他氣不打一處來:“當年我和他母親為了供他上學,吃的苦就不說了,孩子一到考試就不行,最后還是差三分,沒考上二本,多花了我?guī)兹f塊錢。好不容易大學畢業(yè)了,又找不到工作了。”

上周三吃晚飯時間,兒子興沖沖跑回家告訴父親,“終于與淮陰區(qū)的一家企業(yè)簽合同了。”“我就問他,晃悠晃悠這么長時間,你不是說找不到工作嗎?怎么今天這么順利就簽了?你知道他怎么回答我的?說什么‘誰找不到工作了?不是工資太低了不想去嘛。’我一聽這話,還以為他今天既然簽了,工資應該不得少。結果一問,就比我多500塊,我當保安每個月還1200呢。你說你這四年不是白上了!”

不過,在顧先生的兒子看來,父親生氣可以理解,但不全有道理:“現在就業(yè)形勢在這明擺著的,生氣有什么用?大學生現在就是不如農民工。那你叫我永遠這么晃下去,啃老?”

企業(yè):按崗定薪不看重文憑

對于大學畢業(yè)生薪酬不抵農民工的說法,淮安經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一家電子企業(yè)的行政主管表示認同。他認為,現在的企業(yè)基本上都是按崗定薪,很少用學歷來給薪的。在他所在的企業(yè),里面既有農民工,也有大學生,工資一律實行底薪加加班費。

這位行政主管同時告訴記者,“一個農民工如果技術好、業(yè)務強,收入比大學生高,一點都不稀罕。多年來的用人經歷讓我感覺到,有的時候,有技術的農民工比大學生更可靠,穩(wěn)定性也更強。另外,我們招聘的專業(yè)類大學生,進廠后也不是說立即就能上手,跟農民工一樣需要培訓。問題在于,等你培訓了,他們常常干個三五個月、年把,有的甚至干個一兩個月就跳槽了,不像一些技工學校、職業(yè)技術學校的畢業(yè)生和農民工來得踏實。”

專家:“怪”現狀已見怪不怪

去年底,中國社科院人口和勞動經濟研究所負責人發(fā)布過一則信息稱,“中國大學畢業(yè)生的起薪與農民工工資差距在逐漸縮小,2009年兩者的起薪差距僅為300元。”很顯然,這一情況已成為國內普遍出現的“怪”現狀。

不過,記者不久前與市人才中心副主任劉兆尚圍繞此事進行探討時,劉兆尚認為,這種“怪”現狀當前已經見怪不怪。根據他的分析,農民工與大學生薪酬差距縮小的原因,取決于供求關系。當前,企業(yè)對人才的需求呈倒金字塔狀,位于塔底的工人需求量增多,越往塔尖,人員需求量越少。而前幾年高校大量擴招帶來的每年大學畢業(yè)生猛漲,無形中帶來了大學畢業(yè)生的供過于求,競爭的殘酷性不言而喻。“如果大學生還抱著以前的舊觀念,非得從事管理崗位、拿高工資,就業(yè)的難度顯然只會越來越大。”

不過,有一點或許應該引起注意。面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愈演愈烈,大學課堂除了在傳授理論知識、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,要真正幫助“天子驕子”走出“畢業(yè)即失業(yè)”的魔咒、找一個薪酬與大學畢業(yè)生理想狀態(tài)相匹配的工作,開設一門乃至多門技能課已經變得刻不容緩。

聲明:淮安114網(m.bdsmorgies.net)所刊載的新聞資訊均來源于互聯網新聞網站,淮安114網不生產、不制造新聞,僅為淮安本地網民提供新聞索引服務。如有侵犯您的的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在核實情況后立即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