漣水漣城街道“四心”搭建關愛橋梁
淮安日報訊:近年來,漣水縣漣城街道堅持“黨建帶關建”,傾力打造“漣心逐夢”青少年心理關愛工作品牌,以“四心”著力搭建家庭、學校和街社緊密聯(lián)動的關愛橋梁,為青少年筑牢健康成長之路。
校園關愛筑起“心”防線。大力開展“一校一品牌”“一站一特色”主題創(chuàng)建活動。徐集中學開設心理健康必修課,創(chuàng)建“陽光心語小屋”等,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和求助意識,提升學生的情緒調節(jié)和抗壓能力。徐集中心小學從“三進三提三知”入手,精準排查“三特兩異”學生,特別是開展“潤心”行動,營造了積極健康的校園氛圍。各校外教育輔導站以上好暑期寒假第一課開啟“心”動力為切入點,讓未成年人在學習中培養(yǎng)抗挫能力、學會調節(jié)情緒。各站還通過健全心理健康教師隊伍,將個案疏導、團體輔導、健康教育等工作納入日常,定期開展心理篩查、預防校園欺凌講座、青春期溝通之道、“校站家訪+社區(qū)探訪”關愛等活動,家校社協(xié)同護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。
多彩活動激揚“心”氛圍。2024年以來,漣城街道各基層關工委、中小學、校外教育輔導站、未保站、周末家、六點半課堂等共組織開展各類活動200余場,涵蓋心理健康科普、戶外拓展、科技創(chuàng)作、非遺手工、法治宣傳、安全演練等,幫助青少年拓展興趣愛好、樹立積極心態(tài)、激發(fā)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造能力、增強法治和安全意識。同時,開展以“銘記、弘揚、傳承”為主題的傳統(tǒng)文化教育和以“知恩、感恩、報恩”為主題的感恩教育。
幸福家庭筑牢“心”堡壘。在家庭教育指導上,不斷探索完善家庭教育新方式、新路子,建立了綜合教育指導向家庭末端延伸、全面覆蓋與精準化對接、個性化定制與專業(yè)化服務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疏導雙軌工作機制。目前,全街道44個村(社區(qū))全部建立了家長學校,設立“爸爸課堂”和“媽媽講壇”,216名“代理家長”全身心呵護“子女”成長,164名“五老”常年活躍在關心下一代的各個崗位上。為探索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與社會需求精準對接,漣城街道還招募了30名志愿者與30戶家庭進行“一對一”指導。去年以來,共舉辦各類家庭教育講座73期,培訓兒童及家長2000多人次,涵蓋親子溝通技巧、情緒管理、習慣養(yǎng)成等,助力家長掌握科學教育方法,提升家庭教育能力。同時,入戶開展家庭教育工作,促進親子有效溝通、提升親子關系。
社會關愛凝聚“心”未來。以精準化服務為導向,聯(lián)合專業(yè)社會組織,為困境兒童量身定制“一對一”幫扶方案。定期走訪困境兒童家庭開展安全宣傳,為困境兒童提供學業(yè)幫扶和生活資助,“一對一”幫助聽障兒童走好康復之路,為智障兒童提供興趣課程。在此基礎上,廣泛聯(lián)系漣水縣助殘志愿者協(xié)會、青年志愿者協(xié)會、巾幗志愿者協(xié)會等社會力量和愛心企業(yè)、慈善組織等資源,構建全面覆蓋、層層聯(lián)動的保護體系,為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。
■通訊員 劉岳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