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安下關著名中醫(yī)江杏農師徒趣話
淮安曾是個名醫(yī)輩出的地方,不僅對中華醫(yī)學作出了貢獻,亦形成自己的流派,史稱“山陽學派”。這些名醫(yī)們在懸壺濟世、治病救人的同時,也留下許多佳話,為后世所傳誦。筆者在此舉上幾例與大家共賞。
江杏農,1888生于古鎮(zhèn)下關,為杏林奇葩,有“起死回生”之術,有菩薩之慈悲心腸。
一日先生出診歸來路過一戶人家,聞有哭聲甚是悲痛。原來是一中年男子即將咽氣,家人邊哭邊準備門板停尸。江先生近前細看之后對其家人說:“先莫哭,還有救!彼煲皇职慈酥校皇謴亩韵箩。稍許,病人便睜開雙眼。后又經先生中藥精心調治而康復,又享壽近三十年。
又一日先生去浴室洗澡,途中見一屠戶宰牛。牛被捆翻,自知壽之將終雙眼流淚。先生見此觸動頗深,嘆曰:“世上辛苦,莫過牛馬,年老力衰還被人剝皮剔骨,實無天理!彼旖K生不食牛肉。
朱壽延,家住下關西頭新城東門口。黃埔軍校十六期畢業(yè)生,民國時任鹽城稅警團中校團長。少年時曾患絞腸痧(今稱闌尾炎),在那西醫(yī)不普及的年代,患此病常常送命。朱壽延祖父便是中醫(yī),見愛孫得此兇險之疾,焦急萬分,不敢怠慢,立即請來當時淮安最負盛名的河下譚繼安、下關江杏農聯合會診。
三位高手磋商后立即開方,由譚氏口述,江氏徒弟蔣佩執(zhí)筆。開方畢由江氏復審視八遍,發(fā)現方后多了一味藥,乃徒弟蔣佩擅自加上。這在舊時是有違規(guī)矩及禮節(jié)的大事,因是自己徒弟所為,江氏在自己同門面前不得不加以訓斥:“在座都是前輩,你膽敢如此冒昧?”譚氏立即攔道:“莫急,讓我看一下!弊T氏看后,大加贊賞曰:“后生可畏!”
蔣佩果然脫穎而出,成為淮安首屈一指的名醫(yī)。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其時醫(yī)藥水平遠不能和今日相比,有好多疑難雜癥是無法治愈的,如中風、偏癱之類,即使在今天仍然是很大的難題,而蔣佩最擅長用獨特的艾炙草藥療法治療中風偏癱,使大多數病人都能恢復如初,這讓諸多醫(yī)家都望塵莫及,成為淮安中醫(yī)界的美談?上У氖,這位治病救人,與世無爭的名醫(yī),在“文革”中卻被冠以反革命罪,于1970年被槍決,其冤屈比竇娥有過之而無不及。淮安百姓每每談到蔣氏無不為失去一位良醫(yī)痛心、惋惜。(作者:徐愛明 陳勇 孫權,來源:文史淮安)